我国目前三岁以下婴幼儿人口已超过八千万,2018 年我国婴幼儿奶粉市场达到 2221 亿元的规模。2008 年“三聚氰胺”事件对我国婴幼儿奶粉行业造成了巨大打击,消费者对国产奶粉失去信心,并受国外同类产品竞争和冲击。国人对国外进口奶粉等婴幼儿食品的需求急剧增长,2015 年婴幼儿配方奶粉已达 17 万余吨,其中从欧盟进口的奶粉占 70%以上。

 

      近年来我国婴幼儿奶粉行业加强整顿。但我国婴幼儿食品的品质参差不齐,产品安全质量仍亟待提高。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婴幼儿食品的安全质量,全面加强同类进口产品监管,促进中欧贸易,构建我国婴幼儿食品的安全监控体系刻不容缓。在确保中欧婴幼儿食品安全,保证安全标准均一和对等原则基础上,通过本项目技术、标准、法规等层面上的创新合作,以促进中欧双方庞大的市场需求,满足对食品安全的要求。因此本项目在产业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共安全方面意义重大。

Project Description

项目简介

      本项目通过整合和建立大数据库、开发新检测技术、建立决策支持系统、提出并强化控制措施等手段,显著提升我国在婴幼儿食品中化学和微生物风险因子的快速检测、风险预警和监控水平。

拟解决的问题

1. 构建我国主要婴幼儿食品中风险因子大数据库,解明主要风险因子。

2. 揭示我国代表性婴幼儿食品全产业链中主要风险因子的迁移消长规律,提出控制关键点和措施。

3. 构建可升级的婴儿食品安全决策支持系统,并在监管部门和相关示范企业中应用。

4. 提出或修改相关生产标准和生产工艺。

1.探索我国市场上主要婴幼儿食品中的风险因子种类。

2.阐明我国四种代表性婴幼儿食品中主要风险因子在全产业链中的迁移、转化、产生和降解规律。

3.融通方法库、数据库、知识库和模型库,构建婴儿食品安全决策支持系统。

项目名称:中国和欧盟婴幼儿主要食品安全监控技术研究

所属专项: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

目标

项目背景

主要内容

围绕婴幼儿食品安全,设立 6 个课题:

1.成品危害因子的检测与风险排序。

2.全产业链风险控制和消减技术。

3.化学危害物高通量检测与未知危害物发现技术。

4.多组学靶向检测与溯源以及未知病原的非靶向识别与标志基因发掘。

5.全产业链危害物监控决策支持系统开发及项目效益分析。

6.中欧项目间交流、技术培训和成果推广。

预期成果和效益